返回

三国:卧龙嗣子,我的岳父是关公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94章 赛鲁班,扶风马钧(加更求月票求追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姜维眼神多了幽怨:“伯松,你瞒得我好惨!”

    “你亲卫背着的木匣子,装的就是这连弩吧?”

    “看谁的眼神都像在看贼,防贼似的防着我们。”

    诸葛乔笑道:“我当初给他们下了死令,连弩在人就在,连弩丢同伍斩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丢了一柄连弩,就得有同伍五个人问斩,可不得防贼似的防着你们吗?”

    “毕竟这连弩,研制时是最困难的;可若是有了样品,就能拆卸仿制,甚至改良。”

    诸葛连弩在失传后,后世千年都未能复原。

    可同时代的马钧在见到诸葛连弩后,来了一句“巧则巧矣,未尽善也”,直接将一弩十发改良成一弩五十发。

    想到诸葛连弩,诸葛乔想到了马钧:“大兄可曾听过,扶风人马均马德衡?”

    姜维不假思索:“早年间有所耳闻,此人是扶风郡望族马氏人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祖上与季长公(马融)有些渊源,但马钧不喜经学,独好收藏和点评奇技巧物,被当时的人诟病。”

    “马钧家境殷实,也不在乎旁人的冷嘲热讽,每日里不是游乐,就是寻觅奇技巧物。”

    “曾耗费六十贯钱去买了一个木鸢,只因为有人说这木鸢能飞天。”

    “曹操平雍凉时,扶风郡深受其害,之后就不曾听闻马钧事迹了。”

    诸葛乔想到了有关于马钧的记载“为博士,居贫,乃思绫机之变”,因为太穷所以发明了十二蹑织绫机。

    论能力,马钧比起公输般、墨翟、王尔、张衡,都不妨多让,更恐怖的是,马钧本职不是工程类的官职,他就是个业余爱好者!

    魏的博士,是太常属官。

    专精于礼仪的是太常博士,通晓音律的是太乐博士,精通医术的是术医博士、医药博士,通晓天文星历的是“天文博士”、“漏刻博士”、“历博士”、“太卜博士”、“卜博士”等。

    马钧是什么博士,诸葛乔不清楚。

    诸葛乔能推断的就是,马钧在曹操平雍凉后,从一个殷实之家变成了穷困之家。

    能补缺博士估计都是祖上跟马融有些渊源,靠乡友扶持。

    因为马钧在官场上就是个混子,所以也难有高俸禄,最后太穷才去搞发明。

    这就跟李撰相似了。

    只要利用祖辈的资源就可以成为名仕大儒,偏偏要走理工类的偏门。

    “也不知这马钧,是否还在扶风郡。”

    诸葛乔有些头疼。

    倘若马钧已经去洛阳补缺当了博士,那想再用马钧几乎不可能了。

    若家眷都去了洛阳,马钧也不可能再跑到陇右来替诸葛乔效力。

    姜维不能理解:“伯松想征用马钧?只是马钧此人,既不能文也不能武,征来有什么用?”

    诸葛乔端起诸葛连弩:“如大兄所言,马钧此人独好爱好收藏和点评奇技巧物,又曾耗巨资购买一个木鸢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,马钧定然认识很多的能工巧匠,也研究过很多的奇技巧物,这见得多了见识就广了。”

    “若马钧能来冀县,必能助我改良这诸葛连弩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马钧跑去洛阳求官,就是明珠暗投、花立牛粪啊。”

    一弩十发变一弩五十发,想想都恐怖。

    姜维虽然不能是很能理解,但见诸葛乔说得如此的郑重,遂笑道:“要让马钧来冀县,也不难。”

    诸葛乔语气一紧:“大兄有何良策?”

    姜维笑道:“伯松可遣人去扶风郡散布消息,谎称冀县有奇物。”

    “能钻地、能开山,机巧变化,即便是鲁班在世也不能及。”

    “马钧最好奇物,倘若听闻这消息,必然会来冀县打探。”

    诸葛乔道:“谎称的奇物,马钧如何会信?即便来了,我也留不住他。”

    姜维指了指诸葛乔手中的连弩:“这钻地开山的奇物,伯松的确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可这一弩十发的奇物,马钧必然感兴趣。”

    “若用之于兵法,就叫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”

    诸葛乔恍然大笑:“是我当局者迷了,只要有马钧感兴趣的奇物,马钧必然舍不得离开。”

    当即。

    诸葛乔召来李撰,让其造了一模型,对外号称“破土三郎”,能开山能钻地,吸引各郡匠人来观摩。

    同时。

    诸葛乔又令马忠假扮商人去扶风郡散布消息,以及打探马钧的行踪。

    陈仓北三十里,隃麋县。

    隃麋县曾是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的父亲耿况的封国。

    建安二十三(218)年,曹操灭耿氏三族,夺耿况五代孙耿援侯国袭爵,恢复隃麋县。

    东汉时期,隃麋地区有大片松林,盛行烧烟制墨,隃麋也是墨的古称。

    据《汉宫仪》记载,当时的尚书令、仆、丞、郎等官员,每月都能得到“隃麋大墨一枚,小墨一枚”。

第194章 赛鲁班,扶风马钧(加更求月票求追(1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